- 瓜籃分析部門
- Posts
- 驚心動魄的史詩戰役!日本男籃 3 招進攻策略以小搏大
驚心動魄的史詩戰役!日本男籃 3 招進攻策略以小搏大
分享 3 個日本男籃總教練 Tom Hovasse 在這場身材絕對劣勢的比賽中,所端出的進攻策略。

歡迎收看本期《瓜籃分析部門》
加入 300+ 專業球痴的行列一起每週收到籃球分析報告
首先要先跟各位訂閱者說聲抱歉,上一期電子報 email 版本內,寄出前沒注意到內嵌的 YouTube 連結全部失效,如果有錯過上週影片的朋友,歡迎到以下網頁版連結補帶!
另外本週三,我們還有加開一篇有料會員限定,分享塞爾維亞的特殊防守設定,以及美國隊的應對解法,也千萬不要錯過!
亞洲籃球史上史詩級的熱血一役
作為唯一的亞洲男籃代表,日本沒有讓球迷失望,在對決地主法國的小組預賽中,打出史詩級的熱血一役。
這場驚心動魄的比賽有太多細節可以討論,而我們尤其認為日本在進攻布陣上面的設計,非常值得學習。
本期電子報,我們就分享 3 個日本男籃總教練 Tom Hovasse 在這場身材絕對劣勢的比賽中,所端出的進攻策略。
第一招:雙人邊 5 Out 快攻
自從 Tom Hovasse 接手日本男籃之後,快攻的體系一直都是以 5 Out 全員跑動散開在三分線外為主軸,通常最多只有 Josh Hawkinson 一個拖車。
在中路推進的過程中,一旦控球後衛發現有某一側已經堆積了比較多的鋒線,像是下面這球的富樫勇樹,他就會優先把球往多人邊送。
在 5 Out 的情況之下,通常多人邊也代表雙人邊 (“2 Side”)。
在一般快攻退防都會優先保護籃框的習慣之下,只要進攻方有人數上的優勢,2 Side 很容易會有兩個打一個的機會,尤其是得分效率很高的底角三分。
例如上面這球的左半邊,日本隊就製造出兩個打一個 Victor Wembanyama 的機會,導傳出八村壘底角三分的空檔。
Victor Wembanyama 的痛,他隊友 Rudy Gobert 最懂,他幾個月前剛體驗過。
第二招:修改落位,拉長 x5 協防距離
老實說,第一項的 2-Sided Transition 並不是特別針對法國設計,日本男籃是每一場都這樣打,但第二項就很有趣了。
法國隊的優勢不用講,大家都知道是雙塔 Victor Wembanyama 和 Rudy Gobert,那麼做為對手,日本男籃在進攻上很重要的課題,自然是要想辦法降低雙塔在禁區護框的影響力。
像是下面這球:
👇免費訂閱電子報,即可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