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瓜籃分析部門
- Posts
- 第一次打 NBA 就上手!解密4個觀念造就河村勇輝的爆量助攻
第一次打 NBA 就上手!解密4個觀念造就河村勇輝的爆量助攻
灰熊今年休賽季招攬了 Noah LaRoche 進入教練團,他非常強調空間移位和個人切入,意外造就了河村勇輝在熱身賽爆量的助攻演出
歡迎收看本期《瓜籃分析部門》
加入 400+ 專業球痴的行列一起收到籃球分析報告
本週最熱血的事,莫過於河村勇輝在 NBA 熱身賽的表現。
來自日本身高僅有 172 公分的河村勇輝,在夏天奧運之前宣布拿到 Exhibit-10 短約挑戰 NBA,目前正在爭取轉成雙向合約、甚至是正式賽季合約的機會。
而在短短的幾場熱身賽當中,河村勇輝上場時間越來越多,表現越來越好,尤其以個人表現來說,河村勇輝的三分和助攻是最讓人驚艷的地方。
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灰熊今年整體進攻體系的轉變,正好放大他個人最大的優勢,河村勇輝也驚人地在短時間內就快速吸收了大量的全新觀念。
LaRoche Offense: 戰術路線 < 空間判斷
灰熊今年休賽季招攬了 Noah LaRoche 進入教練團,擔任助理教練和球員發展主管,而來自 D3 層級的 Noah LaRoche 有一套自己很獨特的進攻原則。
在 5 Out 的架構之下,Noah LaRoche 非常強調空間移位和個人切入,也就是他所謂的 Driving Game。
這邊所謂的「個人切入」就與固定戰術路線,或是主流的 Pick and Roll 和 Handoff 的小組進攻非常不同,他強調每個球員接到轉移球 (Swing Pass) 的時候,都要先觀察自己是否有直接切入的空間。
如果有,那切入必須是第一選項。
好,那麼可以說,這樣的風格就是 5 Out 切傳 Drive and Kick 嗎?
看起來似乎是這樣,但事情沒有這麼單純,LaRoche Offense 還有幾個很特別的原則。
1. 減少連續兩次切入 Limit Back to Back Drives
再重看一次上面那球,大角球 Swing 轉移給左邊底角的 Luke Kennard,接到轉移球 (Swing Pass) 第一選項往禁區切入,直到被協防踩住,再往外 Kick 給右邊 45 度角的 John Konchar。
John Konchar 接球時,右半邊明顯有第一步的空間可以再次突破,但他並沒有馬上再做連續第二次切入,反而是把球再度轉換邊 Swing 回去左半邊,Jaylen Wells 三分。
這是 LaRoche Offense 其中一個原則,減少連續兩次切入,Drive-Kick-Swing 外傳之後必須先再次轉移。
減少連續切入的好處有兩個:
攻擊第二個 Closeout,防守方會落後傳球更多
給予第一個切入的 Luke Kennard 時間,再從禁區退出,清開後續空間
2. 轉移後切入 Drive off Swing Pass
綜合以上的原則,我們來看河村勇輝其中一個助攻。
Miye Oni 接到河村勇輝的轉移球 (Swing Pass),第一選擇往禁區切入,一旦被踩住,再度把球 Kick 出來給到河村勇輝。
河村勇輝抓著 Drive-Kick-Swing 原則,減少連續第二個切入,再次 Swing 轉移給補位的 Maozinha Pereira,拿到這個助攻。
3. 切入身後補位 Fill Behind
說到補位,更是 LaRoche Offense 裡面非常重要的元素,比如說下面河村勇輝三分空檔的這一球:
👇訂閱電子報,免費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