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贏韓國!拆解亞大籃台韓金牌戰的頂尖對弈

延續預賽對戰過的經驗,亞大籃台灣代表隊使用 Triangle & Two,針對韓國 9 號和 7 號兩名得分主力鋒線進行封鎖,卻接連遇到韓國隊出招所造成的 3 個問題...

歡迎收看本期《瓜籃分析部門》

加入 400+ 專業球痴的行列一起每週收到籃球分析報告

亞大籃台灣代表隊,上週末順利復仇成功,以 84 比 66 大比分擊敗韓國檀國大學,拿下相隔 14 年的冠軍獎盃。

台灣小將防守表現實在太好,進攻端大多是防守帶動的轉換快攻,影片這 2 球是冠軍賽少有的戰術配合機會,都出現在下半場:

上週的會員限定內容,我們講解了 2 個亞大籃在擋拆時,常用的弱邊空切,上面這個戰術就是其中一個。

如果你錯過了,傳送門在這邊:

台灣一開賽就出狠招 Box & One 拉開比分

延續預賽對戰過的經驗,亞大籃台灣代表隊此役完全針對韓國 9 號和 7 號兩名得分主力鋒線進行封鎖。

當先發只有 9 號在場上時,亞大籃代表隊使用 Box & One,守到帶面具的 9 號死盯著不放,其他四個人站成一個四角形的區域聯防。

台灣的防守策略馬上就收到效果,連續造成韓國隊失誤,一開賽就把比分拉開。

韓國隊也沒有坐等 Box & One 把自己搞死,第一節做出第一次針對台灣的反制:同時把 9 號和 7 號一起放上場。

應對韓國調度的 Triangle & Two 卻出現了問題

按照計畫,韓國派出 9 號和 7 號同場,擺在底角,台灣這邊就同樣派兩個人死盯,完全連他們接球的機會都不給。

其他三個人守區域在中路,跟韓國隊三打三,形成 Triangle & Two。

看起來很美好,應該可以跟 Box & One 達到同樣很好的效果,但實際上,卻接連遇到韓國隊出招所造成的 3 個問題…

問題一:三線給中鋒幫,反而被帶開

台灣預賽碰頭韓國時,就曾經因為韓國隊把被 Deny 的 9 號和 7 號擺在底角,而造成擋拆防守時如果被 Reject Screen,中鋒被調在弧頂,三線又沒有人協防,出現頻頻鬧空城被韓國隊切入上籃的問題。

冠軍賽的 Triangle & Two,中間的三角形區域,陳子威教練就把中鋒胡晉豪收在三線後側,不上去參與擋拆防守。

但由前頭兩個後衛去守擋拆的作法,馬上又被韓國隊試出一個破綻。

持球者一旦吸引到弱邊後衛劉承勳的注意,立刻把球轉移到弱邊的射手身上,中鋒胡晉豪勢必還是得先離開禁區去幫忙。

這時候擋拆下滑的韓國隊中鋒,就有很大的空間和時間在籃下取分。

要知道,當韓國隊把被盯死的 9 號和 7 號擺在底角,同時也就代表,台灣三人區域要 Cover 的範圍幾乎就是整個半場,非常非常大,韓國隊出的招,就是逼台灣的三角區域不能三線協防或是輪轉。

問題二:嘗試用側翼海全換不幫忙,還是被打點

雙方戰到第二陣容,台灣這邊又做了另一個很有趣的嘗試。

中鋒黃偉程,去當作盯人的防守球員死黏著韓國隊 7 號,反而是在鋒線海陣容當中派出身體粗壯的喬納森。

像是下面影片這樣:

Subscribe to keep reading

This content is free, but you must be subscribed to 瓜籃分析部門 to continue reading.

Already a subscriber?Sign In.Not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