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日本壁壘:亞洲新強權的防守秘密武器

影片解析日本男籃的團隊協防策略 "High Triangle",矮個球隊提升防守效率的關鍵觀念

歡迎收看本期瓜籃分析部門,謝謝創刊首月搶先加入的 200+ 名訂閱!

沒想到第一個月可以達成這樣的訂閱數

原本預期 NBA 季後賽結束後籃球熱度會急速冷凍

所以也沒想到上一期討論日本隊的電子報收到這麼廣大的回響

在此也要特別謝謝 「Jordan Yap」 和 「Grant的亞洲籃球觀察室 」的轉發

最後,更沒有想過創刊首月就收到 付費會員 的支持

瓜籃分析部門,是我的籃球研究筆記

也許小眾

但我們會一起證明,透過每一個成為付費會員的你

它會有自給自足的一天

上一期電子報《「日本只重視三分」是天大的誤會!》,我們介紹了日本男籃在檢討報告中提到,日本隊禁區得分的不足,一旦外圍手感不佳,得分起伏會過大的問題,以及他們是怎麼逆向思考並嘗試利用後衛來解決。

本期,我們來看看另一邊的防守端,日本男籃又有什麼領先亞洲的觀念。

日本防守觀念的最大變更點

檢討報告內明確指出:本屆賽會,日本隊在防守觀念的最大變更點,在於協防的位置。

原先在 2019 年世界盃中,日本的防守概念是以1對1防守為目標,避免過度幫助防守。然而,面對世界頂級的對手,1對1防守並不容易。

因此,本屆賽會日本改採避免1對1、盡量呈現1對2或1對3,積極協防的 ”High Triangle”,如圖片顯示的位置。

前提是 X1 要對球施加強烈的壓力,X2 和 X3 在盯防自己對位球員的同時,也要對球施加壓力,並且不過於靠近籃框,而是在高位位置形成 “Ball-Man-You“ 的三角形,因此稱之為 ”High Triangle”。

“Ball-Man-You“ 三角形不是什麼新鮮事

協防位要保持三角形的角度和距離,是盯人防守中很基本的事情,而日本隊的特殊之處,在於他要求協防者所站三角形的位置,是比一般要來得高許多。

一般來說,當有人切入,弱邊位置最高的中路協防者,會站在罰球線的正中間。

以 2023 年世界盃為例,當日本隊背號 2 號富樫勇樹切入時,芬蘭隊背號 23 號 Lauri Markkanen 站的罰球線中路協防位置,就是一般盯人觀念會站的 “Nail“ (釘點)。

大幅提高三角站位到罰球圈上緣

但日本隊就如檢討報告中的 X3,協防位置是遠高於罰球線,要求在三分線內一步,大約是罰球圈的上緣,例如下面影片中日本隊 6 號比江島慎這球:

👇免費訂閱,繼續閱讀👇

Subscribe to keep reading

This content is free, but you must be subscribed to 瓜籃分析部門 to continue reading.

Already a subscriber?Sign In.Not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