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瓜籃分析部門
- Posts
- 快攻比分31:9屠殺:解密美國金牌戰的快攻佈陣
快攻比分31:9屠殺:解密美國金牌戰的快攻佈陣
才隔一天的休息時間,美國男籃金牌戰對法國,又端出和四強賽不一樣的快攻模式

歡迎收看本期《瓜籃分析部門》
加入 400+ 專業球痴的行列一起每週收到籃球分析報告
法國進攻是找回來了,但防守端守不住美國
在 Stephen Curry 最後四顆三分,請大家回去洗洗睡之前,美國可以說是依靠著快攻,才把這場金牌戰的場面 Hold 住。

如果你不信,上面是整場金牌戰打完之後的 FIBA 官方數據,快攻得分在第二行,妥妥的 31-9,美國在快攻這項,足足屠殺 22 分先存在口袋裡面。
快攻屠殺 22 分,還跟四強賽的方法不一樣!?
我們在有料會員限定有分享,美國四強賽打塞爾維亞變出的一個快攻變化,當時是為了攻擊塞爾維亞的防守設定,針對弱邊積極內縮的協防來攻擊。
光是這個小變動的影響,就在四強賽的快攻中拿了至少 10 分。
不過,Steve Kerr 率領的教練團厲害了,明明中間才隔一天的休息時間,金牌戰對法國,又可以端出和四強賽對塞爾維亞不一樣的快攻模式,立即見效。
鱸魚提速,老詹最懂
首先我們要知道,法國一直都是主打一個慢節奏的球隊。
儘管上週免費電子報我們有提到,經歷小組賽的掙扎之後,法國破釜沉舟,拆掉雙塔、丟掉冗長戰術的改變,已經在進攻內容上改善不少,但他們依舊還是整體相對慢速的球風。
如果你想拖慢美國的比賽節奏,容我提醒一下,美國教練團裡面有一名 LeBron James 的前總教練,專長是不停跳針要「提速」的 Tyronn Lue。
金牌戰才剛開賽,美國隊的第一個進球就已經為他們的快攻主軸定調:
Frank Ntilikina 和 Guerschon Yabusele 還在交代誰要守誰,Kevin Durant 早已經全速推進到半場,馬上抓到機會送給被漏掉的 LeBron James,籃下鬧一個空城,爆扣兩分。
這是提速的第一個好處。
單論靜態身高,名單一打開由法國佔優勢,美國這邊就必須用動態提速,來擠壓法國退防交代的溝通時間和移動空間,只要你腳步慢了,再怎麼高也只能追著我跑。
尤其是在這場金牌戰,總教練 Steve Kerr 選擇讓 Kevin Durant 取代原本先發的 Jrue Holiday。
這樣使得,四號前鋒 LeBron James 長時間是場上的實質控球,負責大部分的快攻推進和發動機的責任。
法國隊即使拆掉雙塔,換成小號一點的 Guerschon Yabusele 打四號,要在 Open Court 當中追得上 LeBron James 的速度,還是十分勉強。
如果法國其他人的協防又來得不夠快、不夠早,單靠 Guerschon Yabusel 根本也擋不住這台高速撞進來的坦克,特別是這台坦克不止會直線往前,還會轉身。
箭頭 Booker 和 Curry 又早早跑在前頭
即使 Jrue Holiday 沒有先發,快攻當中,Devin Booker 和 Stephen Curry 還是擔任原本的箭頭角色。
美國並沒有讓 Stephen Curry 在快攻當中還需要停留在後場接應,依然是跑在前頭,落位在底角把空間拉開。
而相較於美國四強賽打塞爾維亞的弱邊堆積空手掩護,或是日本打法國時的強邊雙人快速短傳,金牌戰針對法國隊,美國隊快攻在箭頭空間分布上面,強弱兩翼散開比較平均。
兩翼箭頭強弱平均散開,明顯能夠加強鱸魚提速的效果,幫助 LeBron James 坦克在中路突破有更廣闊的空間。
一旦 Guerschon Yabusele 慢了半步需要隊友協防,Devin Booker 的三分把握度就得讓法國付出代價,而這正是美國開賽一分鐘內的第二個進球。
如果射手沒出手,還有下一個機會嗎?
美國這場球的快攻模式,還有一個更有趣的地方。
當美國在快攻當中製造這麼多麻煩,法國教練團的反應也很即時。
法國快速修正前面所說的退防問題,提早在中線附近開始停球,阻止 LeBron James 一路提速挺進,逼迫他進入攻擊範圍之前,就先出球給 Stephen Curry。
像是下面影片這球:
👇訂閱電子報,免費繼續閱讀👇